首页 >  正文

重庆医科大学关于组织参加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

各博士后管理单位:

接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通知,按照《关于举办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人社部函〔2025〕18号)有关要求,现将我校组织参加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全国博创赛)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博创引领四十载 智汇赋能向未来

二、参赛人员选拔

(一)择优遴选

各博士后管理单位按照参赛条件(详见附件1)及赛事安排(详见附件2)组织近三年入选国家博新计划、重庆市博新计划、重庆市特别资助(特等)资助的博士后人员参赛,于4月16日前填报《博士后项目参赛报名表》(详见附件3)发送至邮箱102992@cqmu.edu.cn,由学校整理并报送至重庆市博士后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博管办),市博管办通过专家评审的方式择优遴选28个(各组别、赛道各1个)项目团队参加全国博创赛集训。

(二)博士后管理单位推荐

各博士后管理单位组织我校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大科研平台的博士后,结合重庆市优势产业和科研领域,由学校推荐至市博管办,由市博管办点对点联络包装28个(各组别、赛道各1个)项目团队参加全国博创赛集训。

(三)自主报名

博士后(含拟进站、在站及出站博士后)于4月29日前自愿登录中国博士后网大赛专区(www.chinapostdoctor.org.cn)或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官网(bs.rsj.quanzhou.gov.cn)完成自主报名参赛,最终由市博管办组织专家评审的方式遴选28个(各组别、赛道各1个)项目团队参加全国博创赛集训。

三、时间安排

(一)项目培训(2025年6月)。市博管办按照大赛总决赛参赛名额1:3的比例选拔参训选手,对参训选手进行集中培训,确定重庆市推荐的项目团队。

(二)赛前集训(2025年7—10月)。市博管办对重庆市推荐的项目团队和取得参赛资格的项目团队进行集训。

(三)全国总决赛(2025年10月)。市博管办代表重庆市出征第三届全国博创赛总决赛。

四、激励政策

(一)国家激励政策

1.大赛设置金奖、银奖、铜奖、优胜奖若干,按照金奖10万元、银奖5万元、铜奖2万元的标准发放奖金,优胜奖获得者颁发获奖证书。对积极组织参赛、成绩突出的参赛地方、单位予以通报表扬。

2.创新赛、创业赛、揭榜领题赛组别的每个赛道设置金奖2名、银奖4名、铜奖6名、优胜奖若干名(根据各赛道实际参赛情况确定,每个赛道最多不超过12名)。

3.海外境外(一带一路)赛每个赛道设置金奖3名、银奖7名、铜奖10名、优胜奖若干名(根据各赛道实际参赛情况确定,每个赛道最多不超过12名)。

(二)重庆市激励措施

1.获得全国博创赛金奖的博士后可直接申报正高级职称;获得银奖、铜奖的博士后且已取得副高级职称的,可破格申报正高级职称,未取得副高级职称的博士后可直接申报副高级职称。获优胜奖的博士后,可破格申报高一级职称。

2.获得金奖的博士后(团队排名第1)直接纳入重庆市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获得银奖(团队排名第1)的纳入研究项目特别资助一等资助;获得铜奖(团队排名第1)的纳入研究项目特别资助二等资助。

3.入选重庆代表团的博士后申报重庆市“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博士后研究项目特别资助”可直接进入最终轮评审,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

4.根据各区县、各设站单位参赛组织和获奖情况,市博管办择优颁发“优秀组织奖”。

五、有关要求

(一)各博士后管理单位务必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动员符合条件的人员积极参赛。要积极配合大赛宣传工作,对活动概况、报名情况、项目情况进行持续宣传报道,扩大活动影响力。

(二)各博士后管理单位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持简约节俭办赛,务实高效做好各项组织工作,确保实效和质量。


附件:1.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参赛条件

          2.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赛事安排

          3.博士后项目参赛报名表